说起幽门螺杆菌,许多人都对它不陌生,还有人认为它没什么大危害,即便感染也没有临床反应。
但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新增了8种致癌物,其中包括幽门螺杆菌(Hp)。在医学领域,早已公认幽门螺杆菌的不良预后就是胃癌,根据2001-2014全国幽门螺旋杆菌调查显示,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40%-90%之间,平均为59%。
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致癌吗?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同时近年来也有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可以激活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
从正常的胃发展到胃癌,会经历以下的过程: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而幽门螺杆菌在这些过程中都起到特别大的坏作用。
北京肿瘤医院肠胃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张集昌在自己的账号平台中也进行了科普,他表示,研究人员发现,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其中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能水解尿素,释放出氨,这种“毒素”能直接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幽门螺杆菌的青素与幽门螺杆菌的其它致病因子,如脂多糖、蛋白酶磷脂等共同作用,对胃黏膜产生局部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受到损害的胃黏膜则更容易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最终使胃黏膜屏障遭到破坏。”
所以,如果及早地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我们就能阻断胃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如果在萎缩性胃炎之前杀灭幽门螺杆菌,还有逆转的可能,让胃恢复到健康状态。
有了幽门螺杆菌要重视,但不必害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宗晔表示,胃癌的发生不仅与幽门螺杆菌相关,还与宿主本身的遗传因素,以及周国环境、饮食等密切相关。
Hp已产生耐药性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宿主,一旦被感染,自愈的可能几乎没有,必须借助药物的力量来杀灭。
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传统方式是“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或胶体铋加上两种抗生素),疗程7—10天,但是由于检测和治疗不规范以及抗生素耐药率不断上升,目前标准三联疗法在很多地区根治率不甚满意。
据研究显示,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为:甲硝唑50%~100%(平均73.3%),克拉霉素0~40%(平均23.9%),阿莫西林0~2.7%, 而且,耐药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一项连续10年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研究显示: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虽然阿莫西林耐药率低,但过敏者不能用;呋喃唑酮和四环素耐药率虽然也低,但获得困难,而且有一定副反应。
所以,别看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性感染细菌,但是其治疗却比较复杂,患者千万不要自己在家随意买药吃,应该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且治疗完成后1个月应该复查幽门螺杆菌以确认治疗效果。
应该如何预防
想要预防感染Hp,就先要了解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一般来说,幽门螺杆菌通过四种途径传播: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口-口、粪-口、污染水源都是传染途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父母或祖父母对婴幼儿的口-口喂食导致幽门螺杆菌垂直传播。
那么,在生活应该怎么做呢?简而言之,就是要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 饭前便后要洗手;
✔ 吃生冷食品时要清洁干净;
✔ 集体用餐时最好使用公筷;
✔ 不要口嚼食物喂食幼儿;
✔ 家里有人感染的,不要交叉使用碗筷和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