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建板块的七大常识
1 基建行业的新旧基建之争
传统基建保民生,新基建看创新。
因为总体在基建的蛋糕份额中,新基建如今的占比至多不足20%,并且许多是与老基建而成一体的,只是人为概念的区分而已。
新基建概念的提出与理解:
第一,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
第二,什么是“新基建”?“新基建”可以理解为两个口径,一是狭义新基建(“重创新”),二是广义新基建(“补短板”)。
第三,“新基建”占基建比重多少?大致测算目前广义“新基建”在基建整体占比约在15%左右,比例在逐步上升,但短期不会超过传统基建。
第四,“新基建”的价值不止在于优化基建投资本身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对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有带动作用,即有一部分贡献会统计在制造业投资中。
第五,传统基建目前仍占大头,需要承担稳定整体增速的任务;新基建代表结构性的方向,二者对于经济的贡献都不容忽视。
以两个口径对新基建这一概念做出阐释:
(一)“狭义新基建”。它指的是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提到“新基建”大家所能联想到的几大领域。从政策文件、专项债细分项目、发改委批复情况等方面梳理,狭义“新基建”具体行业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5G及相关电子信息领域配套设施(如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如AI医疗等、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等)、②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领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警务、智慧消防等)、③新能源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配套设施(如光伏、生物质能、清洁供热、垃圾发电、高端制造)、④无人化配套设施(如无人机、无人配送物流系统、无人化防疫系统)、⑤卫星太空基建等以及这些领域对应的园区项目、⑥医药园区、⑦军民融合产业园等科技行业专有园区。
图2:新基建的七大方向
(二)“广义新基建”。它包括了“狭义新基建”以及存量规模相对大部分传统基建行业较小,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领域,就是所谓的“补短板”领域,通常为某传统基建领域的新兴细分子行业,主要有:
①交通运输短板领域(轨道交通、冷链物流等)、
②能源行业短板领域(核电、特高压、充电桩、加氢站、锂电创新、工业供汽等)、
③环保基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④市政建设短板领域(停车场等)、
⑤民生基建(公共卫生、教育、养老、医养结合等),
⑥特色小镇、
⑦文旅配套设施、
⑧现代农业园区、
⑨旧改、
⑩新旧动能转换园区等。
简言之就是狭义新基建重创新,广义新基建补短板。
从经济学理论而言,投资、消费、出口是需求端三驾马车。在当前2022出口和消费存在约束时,投资就必须顶上。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地产投资(占比25%左右)、制造业投资(占比30%左右)、基建投资(占比25%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已度过黄金时段;制造业投资是派生变量,一般是顺周期;基建投资就比较关键,成为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抓手。对于基建投资来说,除了合意的速度,更需要合意的结构,而“新基建”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
2 基建真的不赚钱?
关键点:基建是赚money,REITs政策改善预期
基建一直被诟病的一个原因即是毛利润低,净利润更低,甚至跑不赢银行定期存款,所以没啥投资价值。基建行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参与者众多,既有像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这样的国家队,也有宏润建设,腾达建设这样的民营企业,中工国际,北方国际这样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也有中化岩土,上海港湾等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建筑单位,还有像太极实业旗下十一设计院专注从事芯片,光伏等承包的新基建企业……(此处省略,上市公司就有很多涉及到基建的方方面面)。统一归结在一起去测算他们的毛利润是不可能也不可比的。
关于赚钱与否,1 于许多国企而言,尤其是央企,许多工程是政府性工程,要突出国企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利润是第N考虑的选项。2 许多PPP项目的现金流,类似于房地产,在周期的前期是大额的投入,而利润与现金流都不好看,因为周期长,所以形成利润低的印象。近期的基建REITs政策就会解决许多持有型的PPP项目的收益变现问题,是可以提高基建行业估值的政策。(央企中国交建旗下就有许多PPP的收费公路项目,是优质的REITs底层资产)
图3:PPP项目运作示意图
在此,为便于解释,引入三个数据项——产值,收入与利润,以所在行业的情况来说明利润情况。(举例为常规工程,属于基本符合预期的工程情况,非超预期的好,也非超预期的亏。细分行业有不同,但要身处细分行业前3以内才有议价能力)
产值:1000万元
收入:250-350万元
利润:100-150万元
这是参与的一个光伏项目的一个标段的大约数据,总产值在1000万元,剔去钢筋,水泥,柴油等各种原材料物资消耗与采购,外包的部分工程量,属于单位的收入预计在250-350万元左右,之后要考虑单位设备的折旧成本,人员成本以及相应的税收成本,那么之后净利润约在100-150万之间,以2021年末数据整体单位的净利润情况在12%,数据在基建行业里应该属于中等,设计单位等许多专业单位利润甚至要更高。(而在单位的考核亦是以利润为主要依据的,所以项目的产值大不一定奖金高,虽然奖励系统涉及的参数很多,但最大的权重始终是利润)
3 基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关键点:样本范围与农民工
衡量的关键在于民工,项目的人属于单位,而民工是依托于项目而流动的。即使是中建,中铁这样的大型单位,依然会有众多的劳务外包。
“农民工”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为便称呼的说法,泛指户籍属于农业户口而进城务工的人员。“农民工”不是法律术语,法律上没有“农民工”这个称谓。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凡用人单位聘请员工,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基建单位现在的招聘门槛很高,凡是项目人员基本要求本科学历,管理人员要在硕士之上,还要有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的证书。于项目而言,大量施工人员其实是农民工,而农民工是流动的,依托于项目的存在,并不是单位隶属。如果平均到项目人员而言,基建有时也可以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如了解的一个阿联酋的光伏电站项目,其总承包为国内建筑央企,在现场人员为5人,总建设工程产值在6亿元人民币,主体外包给国内山东一国资施工企业,在项目现场20余人,而除上述项目人员外,施工人员全部来自于当地雇佣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埃及人等(阿联酋当地的劳动人口基本来自于上述地区),虽然项目的周期较长达到3年左右,且进度不一致,但基本项目的利润在1亿元以上,这绝对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了。其利润完全可以覆盖进场的设备,为进一步巩固地区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如今在中东地区,中资央企的竞争力是强大的。
图4:光伏项目示意图
而科技的力量正越来越改变基建行业,以前许多依靠人来完成的工作,如今正在被科技软件所取代,比如建筑施工领域常见的软件企业广联达,其软件的设计完备,竞争力强,更新速度快,已经成为建筑业的基础设施,其财报毛利润率要达到90%。如今从招投标到工程控制,从预算到结算等都有广联达的软件在提供服务。这方面,广联达极大地提升了建筑企业的效率!
图5 广联达以及毛利润率
4 基建大涨的主因是跌得太久
打开雪球基建工程指数(399995)的季K线图,可以看到如下:
图6 基建工程指数
基建板块的上一个高峰在2015年的一带一路,从约2500-10000点;在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的概念之下,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铁二局等基建施工股天天大涨,进行了一大波的估值回归;
图7 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
而涨幅过猛的结局就是回归的时间也够久,自15年股灾以来,白马启动了牛市,而基建趴在地下休息了6年。而近期的一大阳线为2021年下半年稳增长预期共识之后,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的率先大涨。
大涨的原因有跌得太久,估值回归;政策支持,与业绩形成共振,市场主流资金的高切低。当许多概念高估,已经从底部涨幅达3-5倍时,市场发现基建这个低谷,就迅速地流入。且基建大部分为央企国企,财务安全性上更高。
5 基建的现金流?
关键点:基建的现金流有季度特点,量入为出原则
基建行业经营性现金流有季度特点,基本前期为负全年转正。
很好理解,基建的结算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俗话说年底才要结账,而基建工程的许多账期都集中在年末。而逢开年确是大笔的现金流出,开工立项,复工复产都需要现金的支出,即便是进度款许多也是压在月底和半年期末,所以看基建公司季度报告的现金流没有什么参考意义,而年报和连续三年以上年报的现金流才有参考意义。(基建的许多现金来自于银行,而银行放款也有周期,年初集中大量放款,所以更容易理解基建的现金流特点)
量入为出原则:身处基建行业,没有应收与应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再强势的公司都不会存在。以基建单位为例而言,财务的支出有严格的量入为出原则,即公司会留有一定的营运现金,而项目的回款会及时支付该项目的应付,而如果项目应收回收不畅,那么应付也会随之拖下去。在当前的市场中,除了农民工工资不会拖欠,上到材料供应商,下到工程租赁商都有一定的账期与拖欠,只要在合理金额之内是正常现象,年底各大领导在各大业主单位催账那也是家常便饭,顺道沟通下感情!
坏账是存在的,这两年坏账的比例有所增加,除了业务规模的提升因素,还有近两年经济不景气的原因。比如16-17年上马的煤电项目因为政策的调整就产生了许多坏账,这两年民营的地产项目也是,暴雷之后回款损失程度不一,即便收回房子,那核算基本也是一定损失的,无非就是损失的比例不同。(按照抵账价格卖是不可能的)
综合到公司财务整体而言,只要严格奉行量入为出,严格的执行财务制度,经营就可以运转,而困难是会有,比如刚刚过去的2021年就堪称最难的一年。
6 基建是所有项目都赚钱吗?
关键点:总体可维持合理利润
做一个约数统计:比方有10个项目,2-3个大赚,5-6个平衡,1-2个亏损。
大赚的项目即超过项目预测的利润,比如因为国外项目竞争小,欧美利润空间大而可以获得一定超额利润;比如原材料恰好下跌,可以带来一定的贡献……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以印尼的水泥项目为例,在国内的同样工程毛利润率最多30%,可是印尼的项目因为在项目地有完整的设备,有成熟的施工业绩,有印尼当地相关的资质基本确定项目无竞争对手,而项目毛利润达到了70%以上,项目工期从以前欧美承建商的18个月,缩短到中国单位12个月全部搞定,还顺道修了项目所在地区的一段运输公路(便于物资进场和方便当地居民生活),印尼业主是真正见识到了中国速度。
图9 海螺水泥在印尼苏门答腊
而亏损的项目那出现的原因就更多了,原材料风险和工程困难等难以预测的风险,人员伤亡带来的停工与赔付,不可抗力因素等。
国内项目如今最害怕的就是人员安全以及检查,只要有相关的伤亡,那么绝对会影响到工期与考核,其损失也难以估量。如今的基建在安全保障方面时刻在宣讲,在贯彻,已经比之前进步明显。
7 关于基建公司的未来趋势。
关键点:增速放慢,行业集中,专业更强。
建筑行业较为成熟,市场格局不断改善,其中八大央企的新签订单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八大央企包括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2020 年,八大央企新签订单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5.8%,且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图10 八大央企订单占有率持续提升
基建的增速不可能回到过去,许多好的项目在减少,即便PPP项目当前的许多难以覆盖利益,测算的回报是越来越低。中国国内的市场基建增速预期降低是共识,而国际上,中国主要在非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有竞争力,其相对门槛更高,也是一带一路努力的方向。
对于专业性的基建公司,其未来依然有生存空间,比如太极实业,其在光伏与芯片承包等领域拥有强大的设计能力。
二、难时才是基建登场时
稳增长下的基建投资机遇:
稳增长主线延续,各地规划相继出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2022 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且从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等七个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全国已有30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敲定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总体看,稳增长是2022 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各地均提出明确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2022 年 1 月,全国信贷社融增速迎来拐点、实现增长,1 月建筑业新签订单 PMI 录得 53.3,连续 4个月保持景气势头,显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财政提前发力等要求逐渐落实。1 月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 4844 亿元,具体投向为市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1653.55 亿元,交通基础设施 1055.18 亿元,农林水利 440.61 亿元,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115.33 亿元,合计 3264.67 亿元,分别占比 34%、22%、9%、2%,整个基建领域投资共计占新增专项债券 67%。这与财政部 1.46 万亿专项债提前批重点投资方向一致,对稳增长形成实际支撑。
图11 建筑业总产值及合同额变化情况
在周末开幕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2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3 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4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5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6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而在常识一中的论述可见,在消费低迷不景气,地产被严格限制,克尔瑞百强企业纷纷负增长之际,基建的投资被给予了更多的压力,要把基建靠前发力,才能维持经济的5.5%左右增长。
图12 2022年两会发展目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