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国锂矿股大跌,据说是高盛估计欧美会加大锂矿开采、材料和锂电池布局,以应对未来的新能源车的发展。这是有可能的,因为锂电池的原材料是关键,现在锂矿的价格非常高,有动力去扩产,新能源车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而且,欧美还需要重建他们所谓的新能源车产业链。
汽车是欧美工业体系的最后的遮羞布,石油天然气是美国工业体系的王牌。二战之后那么多年,本质上就是石油战争。现在,开启的新能源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锂矿,貌似成为了新的战争的焦点,但其实不是。真正的战争焦点是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一样成本的战争。锂矿在全世界并不稀缺,而且可以重复利用,还有钠电池等替代技术。锂矿的开采只是工业的一个环节,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环节。
抢锂,只是一场短期的闹剧,公司之间的抢锂,国家之间的抢锂,都只是匆匆而过的闹剧。
锂,就算到2030年,也就才300万吨;铜都是几千万的规模,提炼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铜一吨才能净利万元级别,锂现在净利30万级别,这种差距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
中国也并不缺锂,2025年,江西50万吨,湖南20万吨,四川10万吨,新疆20万吨,内蒙古10万吨,青海西藏盐湖20万吨,到2025年,估计130万吨,而2025年的全球需求大概才150万吨,毫无疑问,锂矿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023年之后,锂矿、锂电材料、新能源车和锂电池将是降价促销量的时候,没有补贴之后,市场会重新定价;高位建产能,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现在,欧美启动大幅建产能,等到一降价,再来看,高成本的产能就会是一地鸡毛。
锂矿,未来单吨净利润会降到10万以下,现在净利润30万;2025-2030会跟镍、钴等能源金属接近;
正极、负极、电解液的单吨净利润都会回归到万元以下,同质化严重,估计分化不明显;前驱体只有不到0.5万;
隔膜的一平米净利润估计会在0.3到0.9元之间,隔膜暂时还是最好材料;
锂电池的1GWh净利润在亏损到1亿之间,两极分化严重,低质量高成本的锂电池厂难以持续,确实只有高质量低成本的才能更好;
新能源车单辆净利润分化严重,但未来慢慢趋同,1辆净利润大概是亏损到1万之间,普通的50万辆才是盈亏平衡点,高端的30万辆是盈亏平衡点。
未来的趋势:
1,降价是大趋势,降到老外又要喊我们倾销为止;出口加速,要么出口原材料、锂电池,要么出口汽车;
2,锂电新能源车的价格会降价,同等车型会降到比燃油车的价格更有优势;
3,新势力继续进入市场,技术迭代更快,快到又要让老外封闭市场用老爷车,每一到两年就会有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势力淘汰旧势力,新新势力淘汰新势力;
4,单车电量会上升,目前平均才42KWh,估计会继续上升到80KWh+,甚至更多;
5,落后的产能会被无情地淘汰,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锂电池,还是锂电原材料;
6,智能化会出现新的车机应用场景,会出现新的车机应用;
7,智能驾驶会慢慢浮出水面;
8,智能汽车会进入组装时代,部件专业化,设计和组装分离,组装造车变得简单,汽车组装富士康出现,或者传统汽车厂组装化;
9,不会出现一家独大,或5家独大,智能汽车TOP20都有机会,个性化汽车公司也会有机会,汽车市场存在差异化的需求,汽车如美女,就像每个人喜欢不一样的美女;
10,有些传统汽车企业可能会破产或边缘化,欧美日韩传统车企苦苦挣扎;经营不善的新势力破产整合,又会有新的新势力产生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工业母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激光雷达、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IGBT芯片、碳化硅、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海风柔直高压、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电池铝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