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 / 钠电 · 2022年12月6日 0

五菱KIWI上车:钠电池一击入魂,锂电池虎躯一震(底层逻辑分析)储能概念股

钠电池概念股,储能概念股

前言

11月29日,首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并完美谢幕,标志着钠电池这种新型电池正式踏入大众视野,今年大个称为是钠电池的元年。行业大会一场接一场:

钠电池从来没有像昨天这样接近锂电池,一条鹏辉能源钠电池上车的传闻,直接攻向了锂电池最后的堡垒——动力电池。

钠电池在储能市场,几乎没有遇到锂电池的正面阻击,因为这个阵地,锂电池已经基本放弃,但是动力电池,那是必须坚守的,所以这次钠电池上车的消息一出,随即遇到锂电池从业人员的强烈反击。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张口就来,不用调研么?哪家企业把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做到了比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30%?”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在其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全球量产钠电池最早、价格最优者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比磷酸铁锂便宜30%,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吴院长,顾院长都是锂动力电池的头面人物,这把选择的反击入口就是成本,因为锂电池的高成本,已经快要把行业折磨疯掉了,要真是能便宜30%,那真是要谢天谢地了。

开源电新回应:

1、网传公司钠电池已在五菱kiwi上车。经多方查证,此表述不是很完整。

2、目前实际情况是,公司钠电池产品目前处于【准备送样测试】阶段,钠电搭载在五菱Kiwi上的只是【样机】,并没有小批量生产,也没有量产。

3、预计2023年下半年,公司配套车端的钠离子电池会小批量生产,2024年有望量产,这是目前的时间表,但是实际推进情况需要持续跟踪。

钠电搭载在五菱Kiwi上的只是样机,市场虚惊一场,但是锂电池仍然心绪难平,因为钠电池的行业发展太迅猛。关键是中科海钠 在向第二阶段的目标挺近,一旦钠电池能量密度上160,循环次数到5000,上车顺理成章,这对磷酸铁锂是个巨大的威胁。

钠离子电池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对于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相信最近大家应该是被各种各样的一些动力电池大厂的进展,有所震撼到。包括有提到说比亚迪明年会推出6 万块钱的海鸥车型,会搭载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他们在这一些公开行业的会议上也重点强调了他们在钠离子电池装车方面的一些进展,包括通过 AB 电池的形式 23 年进行量产的计划,包括探讨未来是否有可能是400 公里以下的全钠电池的配置。

对于现在材料体系的成熟程度,以及产业化落地的进展,其实关于钠的发展有两个确定和两个不确定。

先说一下两个确定:

第一、确定是在 23 年,会看到钠离子电池的量产。量产的技术路线主要还是类似于锂电池的三元路线,也就是钠离子电池的层状氧化物的路线,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一个路线。这个路线在 23 年我们会看到很多材料的企业,有的是上市的,有的是没上市的,可能陆陆续续的沿用三元体系的工艺装备,是可以实现一定的小规模的一个量产。行业里很多做三元的龙头企业,其实现在每个月也开始有小批量的出货了。它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应用场景包括一些低速的电动车,以及在23年比较晚的时候,在一些新能源车上面,以 AB 电池的形式,会有一些少量车型出来。

明年至少在低速两轮车领域,一定是会看到层状氧化物的技术路线,出现量产的能力。

第二、是聚阴离子型的技术路线,它一定会成为在储能领域对于磷酸铁锂的很好的材料补充。聚阴离子目前来说,从结构上是跟磷酸铁锂的结构非常似,所以它也同样拥有很多材料适用于储能领域的一些优点和不适用于非储能领域的一些劣势。因此聚阴离子一定是会在储能领域有很好的一个发展前景。

但是它首先可能不一定是先进入到大储领域,因为它的循环寿命还有很大的优化跟提升的空间。目前仍然不能跟磷酸铁锂这种上万次甚至 1.2 万次的这种循环寿命去比。但是它可以在很多小型的储能领域,比如说便携式的储能、家用的这些储能,它是对长循环寿命没有很高要求的这些应用场景是已经可以开始推广了。

两个不确定性:

第一个不确定性是来自于,如果磷酸铁、碳酸锂的价格如果能够在23年的下半年甚至25年有合理回归,或者我们国家对于整个锂矿资源具有了自主开发的能力,有了比较确定性的进步。那么在24年之后,可能我们在动力电池领域并不会看到钠离子大规模的去推广,可能我们还是回归到中低端的车型配置磷酸铁锂的情况。

另外一个不确定性,普鲁士兰是否真的会作为纳电池的第三条正极技术路线,它是否真的会成为我们看到的一个比较成熟的一个低成本的技术,从而在性价比上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替代锂电池的很多应用场景,也是一个不确定性。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在产业界的上游,很多具备像氢化物的这种产业链能力的化工企业,已经在方向上做了积极的布局。这种布局,其实非常像是原来没有在动力电池、在锂电池领域有很多领先优势的企业,会转向去研发氢燃料电池,逻辑有点类似。在一个有更有可能在技术上是完全突破,有明显领先的方向上,先去做一定的探索跟布局。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虽然普鲁士兰是在整个钠体钠电池的正极体系里面最为不成熟的一个这样的一个路线,但是在产业界里面有相当多的企业,反而在这个赛道上做了很多布局和研究,这里面也包括行业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

以下是整个钠电池行业在宏观的发展前景下,可以找到的几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关于层状氧化物。在低速的两轮车这边,它带来的是增量的替代。因为它替代的其实是铅酸和锰酸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对现在聚焦的动力电池的,正级企业包括电池企业来说,它并没有市场份额的替代。

另外一个是在原来燃油车领域使用的一些赛道,比如工程车领域。因为它自身是需要一定的配重的。那么像钠电池这种本身质量能量密度相对来说比较低,电池相对比较重的特点,反倒是非常适合用在工程车领域的,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增量替代。

还有,在小型的储能领域,对于下游的这些做储能电池的电池企业,以及在下游的系统集成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利好。因为他们在销售的时候,就不用再受到上游像碳酸锂价格高企,对它整个的定价、盈利能力的侵蚀。

至于对于中游的电芯企业,下游的系统集成企业,也是一个非常积极正向的发展,这也是们值得去重点去关注跟布局的一些新的方向。

至于普鲁士兰它其既是个不确定性,也是一个巨大的弹性。技术如果一旦是能够被认定是可以达到量产的条件的话,那么它对于赛道上的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来说,它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替代空间。但是目前来说技术还有待跟踪和观察。

钠电池产业链

钠电池SIB是摇椅式二次电池,使用钠离子(Na+)作为电荷载体的可充电电池,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间插入和分离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钠电池的工作原理本质上和锂电池一样,只是电荷载体不同。

钠电池其组成结构与锂电池也相似,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钠过渡金属氧化物、钠过渡金属磷酸盐、钠过渡金属硫酸盐、钠过渡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等几大类;负极材料主要包括软碳、硬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等;电解液成分跟锂电池的电解液成分差别不大,只是把锂离子换成钠离子,其它如中间隔膜成分、封装工艺等方面,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所以锂电池工艺生产线上很容易转换成钠电池,比PERC转换成TOPCON更简单。

钠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劣势对比

1)资源保障上,钠的资源更有保障,在我国就分布着大量的钠资源,不会出现爆炒资源的情况,电池上同时还有锂资源,市场会更良性。
2)循环次数上,目前公开的钠离电仿形铝壳72*173*207mm210Ah3.0V循环寿命>3500次,大个多方了解到目前的循环次数比三元低10%的样子(但储能这块电池传艺在推高循环次数的低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目前普遍7.8000次。
3)安全上,热稳定性钠电池优于铁锂。钠电高温产气主要为二氧化碳(正极),少量氢气,铁锂高温下产生氢气(主要着负极LiC6和溶剂反应)。磷酸盐(与磷酸铁锂同类)具有结构稳定、钠扩散快、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高稳定性、高比功率、高安全性钠离子电池优先体系。
4)寿命上,完全充放电,钠电池全放点至0不会影响电池寿命(最大程度发挥电池容量),锂电池充放电最好在90-95%之间,否则会影响循环寿命。低温性能也更好,零下20度的能量保持率也有80%以上,适合北方冬天应用。
5)BMS系统,钠离子电池BMS核心原理与锂离子电池BMS系统类似,但是钠离子电池工作电压范围更广,工作温度范围更广、循环寿命更长,所以对芯片的采集精度要求更高,需要更精确的芯片。
6)能量密度上,一代钠电池140wh/kg,宁德说它的160,而磷酸铁锂可达180(这里补充个小知识,宣称的比实际的会下滑20wh/kg,包括磷酸铁锂),这里对用在储能上没影响,对车企就会有影响。举个例子,300续航的,大约31度电,会增重55KG,但每公斤电池会节约14块钱(大个渠道了解)。故,考虑风阻的情况,目前只能用在低端或中端电车上,更多是偏15w以下的车辆,二代如果上来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可以达到180-200wh/kg,和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
7)成本上,目前11月的数据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在0.83元/Wh,钠离子电芯的成本在0.70-0.72 元/Wh。


未来碳酸锂价格回落,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成熟后,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约0.55-0.60元/Wh,钠离子电芯高速成长期的成本约0.5元/Wh,爆发期的成本约0.3元/Wh,钠离子电芯成本低于磷酸铁锂电芯0.20-0.25元/Wh。

综合:钠电池综合性能优异,在资源的可靠性、成本、低温性能、安全性方面优于锂电池。

行业需求及增长。

目前,钠离子电芯头部厂商产能规划合计超过100GWh。主要分为传统锂离子电池厂商转型,和钠离子电池专业化厂商。文章开始说了,由于钠离子电芯产线和锂离子电芯产线设备相似度较高,所以实际上产能弹性更大

展望A00级电动车、电动两轮车和储能领域,到2025年对电池需求约为445GWh,假设钠离子电池渗透率为16%(这里的渗透率是机构的综合预判),对应钠 离子电池需求71.2GWh。强调:决定渗透率的是供给侧能力,如果钠离子电池性能、成本超预期,实际需求空间更大。
11月29日宁德的研究副院长明确表示钠电池的对应整车续航有望达400KM,AB电池体系下续航有望达500KM。400-500公里满足绝大多数A级车,对应达65%的动力电池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储能方面21年实现了74.5%的高增长率。根据预测,保守的场景下,2026年新型储能总装机将达到48.5GW,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3%。理想场景下,总装机将达到79.5 GW,年复合增长率为69.2%。钠离子电池由于良好的资源优势是成为良好补充,同时由于它具有低成本、低温好,也与铁锂相当的安全特性。在储能领域的话,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随着新兴储能的大规模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项目采取了独立储能、共享储能的模式,百兆瓦级的储能项目不断出现,甚至 Gw级的项目也开始进入应用之列。

储能的高增长对应的也是钠电池的高增长,钠离子电池除了重和循环次数,安全性跟低温性能都比磷酸铁锂强,成本钠离子电池比磷酸铁锂便宜35%这样,特别是现在锂太贵了。

基于钠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渗透率的预估,预计2022~2025年,钠离子电池总需求(GWh)分别为0.3,8.1,33.9,71.2GWh,同比增长率YoY分别为2901%,320%,110%。

产业链电芯公司分析

产业链参考这张图,其他公司大个不做分析,除开电芯,其次是正极材料和电解液吃香一些。

鹏辉能源: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储能电池解决方案供应商,根据CNESA数据,2021年公司在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企业中位居第二,在国内新增投运装机规模前十的储能技术提供商中位居第四。
公司积极布局钠电池领域,正极自主研发,三线布局。公司在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类及普鲁士蓝化合物三种技术路线方面皆有布局,目前前两种路线进展更快,聚阴离子类以磷酸盐系为主。预计23年开始正极+电池将对应下游需求批量生产。负极参股佰思格,保障材料供应。鹏辉是五菱新能车钠离子电池供应商。

传艺科技:钠电业务快速布局,具备专利技术积累。全面布局电池+材料,针对不同下游推出不同产品。公司钠电项目分两批投产,中试线200MWh已于22年10月底建成,一期4.5GWh预计23年投产,二期新增8GWh(渠道消息没公开);规划正极产能3万吨,负极4万吨;22年9月拟规划建设一期5万吨、二期5万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计划于2022年11月份开工建设,2023年3月份投产,投产半年内,实际产能应达到规划产能的50%;投产一年后达90%以上。

面对储能市场,公司会推出低成本的产品,能量密度90-120Wh/kg,循环次数有望达到8000-10000次,价格低于0.3元/Wh。公司预估电池售价0.6-0.7元/Wh,成本0.35-0.45元/Wh,毛利率30%-40%,10GWh规模净利率15%-20%。

维科技术:2022年9月,公司与浙江钠创新能源(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策的鼓励下建立的创新型企业,是国内钠电领域领军企业之一)签订深度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此外,维科将参与钠创A轮融资,后者将利用募集资本进行钠电材料产业化产能建设,并对维科技术钠电池生产优先保证材料供应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维科将在江西建设钠电产业化基地,项目初期拟建2GWh钠电生产线,主要面向低速车和储能市场,钠创也将出资参与基地建设,并对钠电池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将于2022年开工建设,2023年6月实现全面量产。

华阳股份:公司是国内最大无烟煤上市企业,无烟煤是软炭前驱体之一。截至2021年底,公司煤炭资源量31.1亿吨,可采储量15.5亿吨,煤炭产能3510万吨,在建产能1000万吨。合作方中科海钠负极采用无烟煤软炭,具备协同效应。
钠电全面布局正负极、电解液、电芯及PACK全产业链。全资子公司山西新阳成立华钠芯能,规划建设1GWh钠电电芯+PACK产能,主要用于低速电动车及国家智能电网用储能电池。正负极方面,公司与中科海钠成立华钠铜能和华钠碳能各建2000吨铜铁锰层状正极和软炭负极,后续还将继续扩产;电解液方面,公司与梧树资本共建产业基金投资多氟多阳福新材料,布局六氟磷酸钠等电解液钠盐。

,钠电池的产能统计

锂电池、中负极、隔膜等企业跨界到钠电池很容易,表格只统计了已经披露的数据,还有一些创业企业在陆续入场,除了CATL外没有统计锂电企业的意图。

交易上的策略及其他

不管是开始的锂电池、还是随后的光伏、储能都经历过这个表,这个图大个也用了不止3次。

上面说了今年是钠电池的元年,目前处于市场预期快速发展,第一代产品初出茅庐阶段,在上图属于期望膨胀器。钠电池正在快速走高,已上车的可以在车上享受,未上车的可以等等,中长期的买点还未出现。没有什么公司,什么板块会一直暴涨,即使逻辑再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举几个例子:磷酸盐正极的难点在克服电导率低和惰性钠的问题。硬碳前驱体及制备工艺显著影响结构和性能。

还有锂矿的回落,预期的回落,新能源的整体影响,大盘的拉胯等等,总之跌的时候不要犹豫就好,困惑的时候不妨回来看看上面的逻辑梳理,技术的对比。

其实在大个看来,明年的增速会高于机构,今年的经济形势注定了明年新能车一定会价格战,价格战就会导致成本战,某些零部件供方会被压价50%都是有可能的。成本战会加速电池重新洗牌,上钠的概率会大大提升,比如比亚迪已经有多方信息证实低端车会上钠电池,后面也许不止是低端车,特别是二代钠电池量产后。那么反过来,国轩高科会被钠离子吃掉份额,同时明年整车方向的零配件我个人也是看空的。

目前的预期,大个觉得现在只是计价了储能包括两轮电动车的预期,就是钠离子电池目前大家还是当投机来玩嘛,还没考虑上电车的部分,如果机构发现真正价值的话,可能会把钠离子电池龙头的市值抬高到接近国轩高科的一个程度。


股,储能概念股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