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解析 / 中概互联 · 2023年1月12日 0

百度的十年一舞:李彦宏向「反馈」要创新 中概互联概念股

中概互联概念股

“你问我2023年有什么小目标,我希望2023年或出来一个‘1’,也就是我们至少能有一个高成长、有创新的业务。”

上个月底的内部直播上,李彦宏展望新的一年如此发言道。彼时,市场对百度“增长从何而来”,是有所困惑的。

而今天的Create AI开发者大会上,答案揭晓:下一阶段,大的增长驱动来自技术创新。

事实上,近期提出展望的不止百度$百度(BIDU)$ 一家,而是行业共性操作。

马化腾在反思买量的同时,提出“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我们将聚焦于提升业务效率并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刘强东痛斥“中高层拿PPT骗自己”之后,强调“京东要回到服务本质上,通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去把价格降下来。”

新预期的背后,一方面是“疫情”被按下终止键带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这些互联网企业,集体站在了新技术周期的十字路口。

如此一来,意味着技术公司可能是下一阶段“最靓的仔”。

这已有底层逻辑支撑,可以看到,股价横盘近十年的人工智能先驱者IBM,2022年10月以来,股价回升了34%。

这引申到百度,是不是预示着其坚持了十年的“长期主义”,有了落地的现实条件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深度分析。

一、“云优先”转向“云效能”,技术上位成核心矛盾

2022年夏,一篇云厂商争夺能源客户的文章里,讲了这样一个场景:

一线员工对现阶段的上云改造反响热烈,“过去启停抽油机至少需要40分钟,现在只需点一下鼠标,几秒钟就能完成。”

然而企业管理层,对此可能没那么高兴,因为他们希望的是,“云计算项目要带来效益,要对油气开发有用”。

但当前的云计算只帮助油田解决了中游的开采、加工问题,对数字化的核心需求——上游的勘探开发,射程有限。

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整体上云需求转变的缩影——随着上云渗透率的提高,比“上云”更重要的是如何“用云”。

可以看到,2020-2025年,整个公有云服务市场上Paas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61%,是Iaas市场的近两倍。

也就是说,相比IaaS,PaaS(以及SaaS)层面的定制服务,更能满足用云需求。

如此一来,云厂商需要从专营IaaS,转到IaaS+PaaS/SaaS的一条龙服务。

而这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To B定制化发展下,意味着以往IaaS时代,吃同质化大锅饭的打法可能不再适用。

此前IaaS层面的竞争往往围绕两点:一是大打价格战;二是通过集成大包大揽,追求规模增长。

简单粗暴的竞争生态,看的不一定是技术,而是比谁在让利上更豁得出去。

就结果来看,那一阶段的优胜者是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据艾瑞咨询,截至2021H1,三者包揽了超过60%的IaaS市场份额。

百度云这样的技术派,虽然AI公有云服务产品数量在多个方面处于前列,但应用端放量有限。

甚至,这样的ROI效果,再叠加其大规模的研发经费投入(2013年以来,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一定程度更加重了市场的偏见。

但从IaaS转向PaaS+SaaS阶段,风向随之转变——技术上位成主要矛盾,价格不再那么重要。

这样一来,意味着云厂商的经营逻辑,也要紧跟趋势而变。可众所周知,跳出舒适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让企业逐渐焦虑起来,也由此拉开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军备竞赛”。

如下图,近两年腾讯云们,一方面屡次调整组织架构——“销售派”给“技术派”让位;另一方面,在技术布局上紧跟前沿趋势。

事实上,这种类似的压迫感,是百度研发路上的常态。

可以看到,2018-2020年,百度“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四次架构调整,在技术导向还是销售导向间几经摇摆,最终确立了“AI+云”的技术战略。

然而彼时“AI+云”仍处于概念阶段,百度的落地有些超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上云的设施,更别提结合AI,因此没有获得太多关注。

但现阶段来看,随着上云需求从“云领先”转向“云效能”,AI的精细化产品有了落地的现实基础。

这对百度的意义,2022Q2电话会议有提到:我们的差异化在云+AI,相比于传统云厂商我们的AI能力强,相比于AI公司我们的云能力很强。我们在制造、公用事业、能源行业等的竞争力都是double的。

基于此,可以看到,其他厂商也竞相跟进。

中概互联概念股

不过,加码技术只是一方面,要真正落地到产品,还需要在规模化和经济效益之间做出平衡。

有SaaS厂商高管表示:如果想服务好客户,接下单子,就得做定制化开发,人力成本高,接一个单就是亏钱。

而关于如何将利润空间腾挪出来,大厂的普遍做法是“开发云原生”,也就是打造开发者生态。

可以看到,近两年腾讯云等都试图通过押注低代码,降低开发者应用门槛。

这背后的逻辑,相当于制造汽车,以前是每个零件都手工完成。有了自动化装配线,那些重复又耗时的任务交给机器,解放出来的人力,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

这对开发者有相当的吸引力。如截至2022年11月,腾讯低代码平台微搭的应用数超过30万,而基于底层云开发的开发者数量已超过300万。

相比腾讯云们,布局更早的百度,率先遇到了技术难以落地到应用的问题,于是在2015年,就推出了其低代码平台——爱速搭。

之后,为了进一步活跃开发者,孵化了国内首个开发者社区飞桨,并不断开源AI框架,丰富生态。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飞桨汇聚了477万开发者,创建了56万个模型,服务了18万家企业。

应用层面大规模落地下,据IDC统计,百度智能云连续六次在AI公有云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超出其他云厂商一个身位。

总的来说,市场需求转向催化下,AI+云成了定制化产品的标配,这让蛰伏了数十年的百度云,有了出头的可能性。

不过,相比云计算,其实市场更在意的是智能驾驶。毕竟云计算如火如荼有目共睹,但智能驾驶什么时候能迎来应用周期,谁也说不准。

投资者此前的担忧集中在,智能驾驶事故层出不穷,法规界定也迟迟难落地。

但随着特斯拉领衔投入智能驾驶,该赛道持续升温,政策层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拐点已经出现。

可以看到,2022下半年,智能驾驶开放测试的试点范围逐渐扩大,同时事故权重认证规范化探索,也在持续开展。

政策推动下,各平台落地范围扩大——文远知行获得北京市道路测试许可;小马智行今年落地深圳和北京;百度截至2022Q3,总计在63座城市落地,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个城市。

如此看来,只要法规逐步落地,市场空间释放或只是时间问题。

但也正是这种应用周期时间的不确定,往往会带来变数。如下图,复盘以往的技术周期可以发现,技术先发者不一定是份额领先者。

目前来看,智能驾驶领域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可以看到,当下车企更愿意自研智能驾驶系统,而不是把这一块外包给第三方。

背后的逻辑是,汽车的核心定义从硬件转向软件,整车厂对操作系统的争夺势在必行。

基于此,百度将重心先放在无人驾驶出租车和自主车型上,试图“曲线救国”——绕过厂商,直接打开应用层面。

不过,这只是方法论,要真正大规模落地,考验的是平台数据分析和车型兼容能力。

事实上,云计算也是如此,能否大规模实现精细化服务,需要看技术与业务层面的持续磨合情况。

二、智能驾驶自研“转舵”,释放应用层面红利

“数据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改善解决方案。”

“扩张我们的运营规模,来改善智能驾驶的技术,减少成本和费用,是我们的重点。”

2021年以来,百度多次在电话会议中,强调智能驾驶终端反馈的重要性;甚至,这也是今天Create AI开发者大会的主题之一。

而重视这一点的,不止百度一家。

2021年年中,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表示:“目前阶段盈利不是做RobotTaxi试运营玩家的主要目的,而是先让车上路,开启数据采集通道。”

去年,四维图新管理层更是称,“数据在未来会成为驱动出行的新燃料,某种意义上甚至比锂矿的价值更大。”

之所以会如此在于,智能驾驶从辅助驾驶进入半智能驾驶阶段,催化大量真实场景数据积累的优先级,进一步提高。

事实上,这种从应用反哺技术的形式,在各个领域都屡见不鲜。

电商行业通过用户真实交易行为的数据积累,可以不断地迭代匹配算法;长视频行业,用户偏好众口难调,向上倒逼工业化机制的形成。

不过,智能驾驶领域相比其他行业,要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上述说过汽车行业在用软件定义其核心,这让第三方操作系统平台,用武之地有限。

比如,百度2022Q2电话会议提到:每个汽车制造商都有自己的计划安排,可能影响我们的推行进度。

基于此,第三方平台要落地到应用层面,往往需要另辟蹊径。

百度来说,一方面通过萝卜快跑平台,收集实况数据;另一方面通过RT6等自主车型的发布,积累与整车厂的兼容经验。

中概互联概念股

目前,萝卜快跑方面,通过智能驾驶技术的精进,正逐步取缔安全员,优化劳动力成本;而自主车型方面,试图通过销量增长,尽可能实现成本规模化。

不过,这只是一方面,若要真正大规模落地,还是要回归到和整车厂的合作上来。

而可以看到,近几个月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主要矛盾从供不应求、订单爆表,逐渐转变为产能过剩。

竞争形势骤变下,产品差异化成为下一阶段决胜的关键。而这让高效有用的驾驶系统落地,变得迫切起来。

这对整车厂之前的自研打法,是极大的挑战。

毕竟目前的情况看,传统主机厂投入多年,似乎只有长城汽车孵化了智能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剩下的吉利、长安等基本上处于自研、合作并行状态,且自研进展缓慢。

要继续死磕,不仅拉长周期和投入(参考百度阿波罗和谷歌Waymo),能不能落地仍然很难确定。

基于此,为了抢占先机,高傲的整车厂们纷纷“放弃”自研,转而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

而整车厂寻求捷径的选择,可谓正中第三方平台的下怀。至于怎么吃到更多蛋糕,就要看谁能够率先实现应用端和技术端的轮动了。

目前来看,主要智能驾驶平台走的路线,有所分化。

特斯拉来说,其偏向于在应用端积累视觉感知技术经验;而华为和百度,感知系统除激光雷达外,还添加了车路协同模式,更注重应用端真实路况分析积累经验,反哺技术。

纯视觉感知方案,在硬件上只依靠摄像头,相比传感器方案节省了2-4个激光雷达,成本优势非常明显。而轻车上路,更容易实现规模化。

比如,据统计目前特斯拉的FSD(完全智能驾驶功能)全球普及率已达到11%。

不过,FSD仅覆盖了L2功能以及L3功能的大部分,对L4射程不足。

这是因为L4级智能驾驶要达到99.99%以上的成功率,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底层能力,超出了纯视觉感知方案的能力范围。

相比之下,视觉感知方案叠加“车路协同”模式,更一步到位。

举例来说,纯视觉感知方案下,摄像头感知能力会受到雨雪天气等影响,极大增加安全隐患。而加上车路协同技术,可以让智能驾驶事故率降低99%。

如此一来,哪一种模式,更匹配当前的技术大趋势L4,不言而喻。

事实上,这在数据上已有所反馈。如百度2022Q3财报提到: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近期累计订单金额,预计达到114亿元。

当然,在技术领域高收入往往伴随着高投入,可以看到相比纯视觉感知方案,车路协同是一块“硬骨头”。

·硬件层面,需要配置激光雷达、信号机等。

·软件层面,需集成高精地图、辅助驾驶、无人驾驶、互联网通信等众多功能。

这意味着,相关科技企业需要持续耕耘。而如下图,百度已经摆出继续加码的姿态。

华为也不遑多让,相关高管提到,仅2022年汽车业务的研发投入就高达15亿,其中智能驾驶占比七八成。

而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投入,意味着资金承压。百度能否健康回血,还要看其在智能驾驶和AI云板块的长期落地情况。

小结

为期10年的周期里,沉迷于技术的百度,所到之处,往往人迹罕至。

IaaS层大行其道时,百度锚定的是AI;在新能源车只是概念时,持续投入无人驾驶领域。

好在现在这个时点,百度等来了自己的应用周期。

随着上云需求从“云领先”转向“云效能”,AI的精细化产品有了落地的现实基础;智能驾驶方面,整车厂放弃自研转向合作,也在应用层面释放红利。

不过,最终效果如何,还是要锚定应用端和技术端的长期轮动

中概互联概念股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