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一、资本市场对ABC认知严重不足,存在巨大预期差。从N型电池技术难度系数看,TOPCon<HJT<IBC<TBC<HBC<ABC<PSC-XBC叠层技术(单结<多结),ABC借鉴并融合了不同技术路线的部分工艺,自主研发且制程复杂,具备较强技术门槛。ABC电池量产效率26.5%,位列全球第一,实现了电池技术跨越式发展,未来将引领整个行业进步。
二、HPBC、Topcon、HJT和IBC同规格产品的功率和效率上限,是ABC的下限。黑洞450W和白洞610W显著领先全球同规格产品。与PERC相比,ABC同等面积多装10%,同容量(同标称功率)多发电3%-5%。根据某电站实证数据表明,以实测的3个月为基数,ABC比PERC发电量高15.2%。
三、根据年报披露,今年年底将建成ABC 25GW电池片产能和25GW组件产能,说明公司对ABC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预计今年Q1 ABC电池片出片量约0.3GW,一季度可以基本完成0-1验证。经过产业调研,目前ABC组件已经在欧洲实现批量出货,Q1欧洲出货量预计达0.1-0.2GW,今年二季度开始可以逐步向1-100验证进军。
四、ABC将以绝对优势的成本控制(成本优势),以远低于Maxeon系列的出厂价(价格优势),优异的功率和发电增益表现(产品优势),高于同规格产品的美观度(颜值优势),辅以中上表现水平的温度系数、衰减表现和品质保障,迅速抢占海外中、高端分布式市场份额,有望成为XBC路线首个达到10GW出货量的公司。
五、市场对ABC产品定价、市场空间、盈利能力和公司转型等方面认知不足,存在较大预期差。公司已从P型专业化电池厂商,逐渐向N型技术引领者蜕变。基于全方位技术优势的ABC组件及源网荷储一体化方案,公司有望在多个场景实现竞争优势。我们预测23-25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3亿、106亿和183亿元。
一、ABC通过技术融合和技术叠加完成隔代跨越式发展。
(一)XBC是兼容性的平台型技术,技术叠加和进阶的空间大。
N型电池技术路线包括三种:分别为TOPCon、HJT和XBC。TOPCon典型代表是晶科能源和钧达股份,去年量产落地,今年开始放量,由于技术门槛不高,行业内外扩产潮都选择这个路线,蓝海未至红海先行;HJT典型代表是华晟新能源和新加坡REC公司,技术成熟度低于TOPCon,出货量较小,经济性欠缺;XBC典型代表是美国SUNPOWER公司,技术成熟,但成本较高,耕耘多年终于在今年实现利润率转正。
受益于XBC正面无栅线的结构创新,XBC可以与P型和N型其他技术路线进行叠加,被誉为“平台型技术”。技术叠加可以视为技术进阶,更接近半导体制程,其技术工艺复杂,成本控制难度大,量产落地需要克服的困难多。XBC可以与TOPCon叠成TBC,量产效率为24.5%-25.5%,典型代表是德国Fraunhofer公司,由于TOPCon工艺成熟且产线兼容,所以在电池进化方向上极具性价比。XBC也可以与HJT叠成HBC,将量产效率提升至26%以上,典型代表是日本Kaneka公司,由于HJT技术尚未成熟且技术叠加面临诸多挑战,导致HBC的制程难度远高于TBC。
目前,TBC和HBC都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进行商业化量产。理论上,XBC还可以叠加钙钛矿技术,打造出PSC-XBC叠层电池(ABX₃)技术,单结叠层电池理论转化效率可以提升至31%以上,多结叠层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可以达到40%+,叠层电池技术难度比TBC和HBC更大,目前不具备量产条件。从技术叠加的难度看,TBC<HBC<叠层技术。
(二)ABC借鉴并融合不同技术路线的工艺,具备超强技术难度和技术门槛,引领行业进步并实现电池技术跨越式发展。
公司研发XBC电池技术较早,技术和工艺积累丰富,专利多样。公司于2021年推出自主研发的ABC电池,于2022年6月召开ABC产品发布会,于2022年10月底实现项目投产并进入产能爬坡阶段,电池量产效率达25.5%。2023年3月,ABC产品亮相亚洲光伏展,根据产品规格书显示,电池量产效率达26.5%。
根据公司交流反馈,ABC显著特点是:一是量产效率全球第一;二是产品无银化;三是改进组件封装技术;四是产品高颜值,美观度优于市场其他产品。
图1:亚洲光伏展182-54规格黑组件(左:全景;右:近景,浅色竖条为片间距)
ABC制程工艺属于公司核心机密,每道工序对应的设备和工艺调试,其彼此之间严格保密,全行业甚至是爱旭自身能够掌握技术全貌的寥寥无几。根据光伏行业资深工程师反馈,ABC电池技术存在较大的技术创新,部分工序和工艺完全突破行业的传统认知。
图表2:各技术路线对比分析表。
根据图表,ABC目前量产效率26.5%已经超过大部分技术路线的实验室效率,基本接近HBC实验室效率的上限,而且明年很可能实现量产效率27%的目标。从效率越高、制程工艺越难的理论角度进行推断,ABC的技术难度已超过了TBC和HBC这两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电池技术。从难度系数来看,ABC属于第3.5-4代的电池技术(主观将PERC电池技术视为第1代)。
备注:节选自公司2022年报。
有鉴于此,我们猜测,爱旭股份在XBC的平台型技术上,嫁接并融合了部分TOPCon和HJT技术,通过TBC或HBC这些更加前沿的技术叠加原理,兼顾产品品质和成本管控的商业化平衡要求,做出了符合量产条件的ABC电池。在技术认知和技术价值方面,市场有可能存在着巨大的预期差,这有待公司进一步解密。
从技术比较看,ABC电池技术难度远高于TOPCon和HJT。有别于IBC、TBC和HBC,爱旭研发并量产了属于公司独有的第四种BC类技术路线,实现了电池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从N型电池技术和技术叠加的难度系数看,TOPCon<HJT<IBC<TBC<HBC<ABC<PSC-XBC叠层技术(单结<多结)。
未来2-3年内很难见到N型三种电池技术你死我活的局面,这和当年单晶技术取代多晶技术不一样。在全球市场增量足够的情形下,N型电池技术发展你追我赶,可以多路开花,只是蓝红不一。但是,N型电池技术一旦进化至技术叠加时代,有可能要统一归口进入以XBC为平台的TBC或HBC之路,先行熟练掌握XBC技术的企业,技术进阶难度肯定远低于原先选择TOPCon和HJT技术进行量产的企业。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更看好SUNPOWER和爱旭股份的未来发展。就目前来看,ABC实现了跨代发展,或许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的进步和飞跃。
更为复杂的PSC-XBC叠层技术对于爱旭而言,已经不再遥不可及。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叠层大概率就是ABC的下一代产品,ABC就是叠层最强、最稳定、最高效的电池片基底。这也是年报披露提及的:“力争在2030年前展开二到三次技术迭代变革,将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光伏发电成本降低至0.1元/度以内”。可以预见,2030年之前,爱旭将在ABC电池片的叠层中实现单结向多结的技术迭代。
备注:节选自公司2022年报。
(三)全球首创水平涂布机设备——开启光伏电池片无银化时代。
全行业对于ABC无银化的水平涂布机设备充满了好奇,从银包铜技术猜到了电镀铜技术。虽然对水平涂布机的技术原理无法准确猜测,但是我们知道无银化技术来自于实控人陈刚先生所控制的苏州普伊特公司,具体发明人是张淋和袁成。顺藤摸瓜,我们查询到名为“一种水平膜材电镀设备”的发明专利。
根据该专利公开的《权利说明书》,普伊特公司通过优化垂直镀膜的槽体机构以提高良率、降低成本,通过阻水辊轮(51)、导电阴极辊(23和33)等方式实现复合膜的平整和均匀,通过特殊配置的药水对产品进行浸泡和镀膜,实现无银化处理。
图表3:选自《权利说明书》,可自行查看。
因此,水平涂布机采用的应该不是铜电镀或电镀铜技术,而是爱旭独创的无银化技术,或许借鉴了钙钛矿技术所涉设备狭缝涂布机的部分原理,有待后续核验。
在行业产能急剧扩张的时代,银耗总量剧增,银浆价格逐渐上涨,无银化技术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福音,大规模降低银耗。与此同时,无银化会大大降低组件的热斑效应,有力保护组件上的焊点和栅线,从而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
总结而言,ABC技术价值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光伏电池环节更趋向半导体制程,是行业中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ABC电池技术和组件工艺均系爱旭自主研发,一改传统由设备厂研发然后量产的路子,延缓了技术扩散并避免同质化竞争,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明显提升技术门槛。
第二,与TOPCon和HJT相比,ABC技术工艺更为复杂(传闻工序多达20-25道),制程难度更大(存在较多半导体制程工艺),超越同行运用技术叠加原理且提效更为明显,实现电池技术跨代发展至第3.5-4代,突显技术价值。
第三,实控人控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创水平涂布机设备,实现ABC电池片无银化,为行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第四,ABC作为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电池技术(26.5%),可以作为叠层的裸地基,在原产线上技改可能跨越式实现PSC-XBC叠层电池技术,将电池量产效率提升至28.5%以上,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场景。
二、ABC走差异化路线,转型组件和渠道销售,完成虚拟一体化悍闯分布式市场。
(一)投产进度和扩产情况
珠海工厂6.5GW于去年10月份投产,期间设备和工艺调试耗时较久,去年年底又逢新冠疫情爆发,投产爬坡进度稍微慢于预期。截止3月初,工厂开动9条生产线,约1.5W已经完全投产,稼动率70%。剩余5GW已经基本完成设备和工艺调试,并且做完首片和试跑片工作,加液开动机器后就可以批量生产。通过上游硅片厂商验证,23年Q1进货N型硅片约0.6GW。目前,ABC电池片月产能105MW(含中试线),如果本月适度爬坡,一季度产能预计有0.3-0.5GW。
目前,ABC组件产能主要为中试线500MW和部分代工(代工产能不明,预计不高于500MW),合计按照1GW算,ABC组件月产能为83MW,季度产能为0.25GW。珠海工厂新增ABC组件车间9万方在建,目前已经封顶,并做完地平。接下来就是进设备、安装调试,有望于3月底交付使用,预计组件产能为5-6GW。
根据年报披露,23年将新增18.5GW的ABC电池片产能,今年年底将形成25GW电池片产能和25GW组件产能。2025年年底形成120-150GW的电池产能。顺带提一句,22年年报在ABC良率、成本和盈利预期这些短期信息方面只字未提,但是在扩产、转型和经营策略这些中长期规划方面诚意满满。
备注:节选自年报。
(二)产品对比和优劣分析
1.ABC在功率和效率层面遥遥领先于市场同规格产品。
ABC明星产品有两档:黑洞系列-54规格(430W-450W),户用首选;白洞系列-72规格(590W-610W),工商业首选。产品销售策略异常清晰:海外优先,户用优先。明星产品的具体规格如下:
图表4:ABC黑洞系列182-54规格-黑组件。
图表5:ABC白洞系列182-72规格-非黑组件。
我们以182-54规格黑组件最高功率横向对比:
图表6:功率提升是以410W为基数进行计算。
根据图表可知,最高功率为REC HJT产品430W,这是ABC黑洞系列的最低功率。ABC最高功率450W比横店东磁PERC黑组件最高功率410W高9.76%。
我们以182-72规格非黑组件最高功率横向对比:
图表7:未检索到REC182-72规格产品。功率提升是以555W为基数进行计算。
根据图表可知,除ABC外的其他产品中,最高功率为晶科能源 TOPCon产品585W(ABC白洞系列最低功率为590W)。ABC最高功率610W比隆基绿能PERC最高功率555W多出55W,功率提升9.9%。
总结来看,从功率和转换效率角度来讲,HPBC、Topcon、HJT和IBC的上限,是ABC的下限。
组件效率呈正态分布,一般而言,产品规格书上居中规格为主流出货规格,最高规格不一定能够批量出货。以182-72规格非黑组件为例,从亚洲光伏展现场各家市场销售人员了解到:隆基HPBC探险家主流出货为565W,最高规格580W几乎无货,科学家系列全系无货;晶澳TOPCon主流出货为570 W,最高规格580W虽标注在产品规格书中但是暂时无法出货;爱旭ABC主流出货为600W。以上述N型主流出货的组件功率进行横向对比,在同等规格下,ABC分别比隆基HPBC、晶澳TOPCon功率高6.19%和5.26%。
2.ABC参数均衡,高颜值,综合产品力强。
图表8:产品规格参数对比分析表。
N型和P型区别比较明显,有着更低的温度系数,在同等光照条件下发电量增益更多,尤其是高辐照的夏季时令;有着更低的衰减率,有着更好的功率质保和产品质保。我们按照参数不同,主观将图表中的黑组件分为四档:
第一档:以PERC打底,温度系数和衰减一致但弱于N型,功率相差5W,正面有栅线,美观度一般,以横店东磁和天合光能两个产品为代表。在欧洲,虽然天合光能广告打的满天飞,但黑组件销售方面,横店东磁明显领先很多,产品更受客户青睐。
第二档:TOPCon和HPBC有着趋同的参数,功率一致,温度系数和衰减大体相同,美观度方面HPBC正面无栅线稍强于TOPCon,以隆基绿能和中来股份两个产品为代表。总体而言,强于第一档,但又明显弱于第三档和第四档。从销售角度看,目前隆基HPBC订单一般,市场情况一般,普遍反映定价过高,二季度有望降价。
第三档:HJT和IBC产品功率相当,但是有着明显优异的衰减率表现和品控质保,尤其是IBC Maxeon系列的黑组件产品,在2020年初经历质量安全事故后,公司于22年宣布对Maxeon系列提供40产品和功率质保。HJT正面有栅线,美观度方面不如IBC,但功率高出5W。品控方面,IBC更接近半导体制程,成本更高,品控一流、独霸全球。在全球高端市场,REC和SUNPOWER几乎是并驾齐驱。
第四档:与REC的Pure-R和SUNPOWER的Maxeon产品对比,ABC在温度系数、衰减率方面存在差距,但是由于功率和效率的遥遥领先,可以持续带来功率领先(Pure-R、Maxeon和ABC在第25年的功率分别为396W、389W和407W)。另外,在美观度方面,ABC表现更加优秀。
3.ABC产品总结
第一,在欧洲,黑组件起码溢价10欧分;在美国,黑组件起码溢价0.15美元。ABC作为高颜值组件,可以凭借更高效率和正面无栅线的设计获得更高溢价。
第二,同规格情形下,ABC量产电池效率和组件效率远远领先同行。与PERC相比,ABC同等面积多装10%,同容量(同标称功率)多发点3%-5%。换言之,全生命周期,ABC相比同尺寸PERC多发点13%-15%。根据某电站实证数据表明,在数据统计的3个月区间,ABC比PERC发电量高15.2%。关于ABC与TOPCon、IBC和HJT的发电量增益比较,有待于公司通过实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由于黑组件品控要求更高,导致良率低于白洞系列。ABC黑洞系列良率在90%左右,白洞系列良率在95%左右,未来提升空间较大。ABC非硅成本在0.2元/瓦-0.22元/瓦,未来降本空间较大。由于组件封测和激光切割对N型硅片损耗较大,导致ABC的CTM loss较大(黑洞450W的CTM约为95%,白洞610W 的CTM约为97%),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第四,ABC的市场定位是海内外中高端客户,尤其是高电价国家。ABC劣势在于双面率较低,目前适合走差异化分布式路线。ABC能否通过技术优化提升双面率并降低非硅成本,从而参与地面电站的竞争,需要公司明确和引导。
总结而言,ABC将以绝对优势的成本控制(成本优势),以远低于Maxeon和Pure-R的出厂价(价格优势),碾压全球同规格产品的功率和发电增益表现(产品优势),高于同规格黑组件产品的美观度(颜值优势),辅以同规格产品中上表现水平的温度系数、衰减表现和品质保障,通过完全差异化的路径和打法,有可能迅速抢占海外中、高端分布式市场份额,放大出货量。
(三)产品成本和定价分析
1.成本拆分
ABC虽然被诟病工序复杂、单瓦设备投资额较高,良率低于其他技术路线产品,单瓦折旧额和耗能高,但是得益于无银化技术的突破,不仅使得爱旭在电池生产环节免去了被银浆卡脖子的风险,更是实实在在免去了N型产品单瓦6-8分钱的银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ABC电池量产效率较高,同面积带来的瓦数提升,大大摊薄了单瓦硅片及非硅成本,使得ABC具备长足的竞争力。
图表9:各技术路线成本分析表。
根据亚洲光伏展反馈,目前黑洞系列良率约90%,白洞系列约95%,我们核算ABC非硅成本约0.22元。根据图表可知,ABC非硅成本与其他N型技术差异不大(比PERC非硅成本高8分钱)。公司未来可以通过提升良率、降低设备投资额等方式进一步降本。相较P型来说,瓦数提升带来的摊薄效应进一步凸显,整体电池单瓦制造成本差异已非常接近,未来总成本低于PERC路径清晰。
2.定价分析
①ABC在高端分布式市场理论价格值多少?
(1)在保障客户实现原有IRR收益的前提下,相比P型主流产品,ABC组件终端理论溢价接近1元/W。
图表10:等效IRR下理论溢价模型表。
以海外户用场景为例,虽然终端市场承担着较高的组件成本(P型普通产品终端用户价格近3元/W)及系统成本(10~20元/W),但由于整体居民电价较高、不错的光照条件、以及相对友好的上网电价政策,光伏系统依旧能在高造价的情形下为终端用户提供不错的IRR回报率。
因此,在不考虑高端市场对于美学、安全性、品牌等方面的额外溢价支付,在保障客户实现原先IRR回报率的情形下,通过上述模型可推算出ABC黑洞组件能够在终端市场获得0.947元/W的溢价水平,即便相较于其他N型产品也能取得约0.3-0.6元/W的溢价。
究其溢价来源,是更高的发电量给海外高电价客户带来了更多收益,而更高的系统装机成本也给予了组件溢价的土壤和低敏感性。爱旭首先将市场目光聚焦在海外高端分布式市场,也是希望ABC优异的产品属性能够在最好的场景发挥最大的价值。
(2)海外市场对黑组件认可度高,单瓦价格有显著溢价。
与国内主流组件厂商聚焦集中式市场来快速提升出货规模的经营策略不同,海外厂商出于技术底蕴强、产能相对较少的特点,在分布式市场已经深耕多年,所以海外市场对于黑组件已有充分认可,溢价明显。
在美国市场,黑组件溢价0.15-0.2美元/W,高效组件也有可观溢价。在欧洲市场,高效组件及黑组件溢价约0.1欧元/W。在澳洲市场,SUNPOWER凭借效率优势在价格上一骑绝尘,而Solaria、LG、REC等厂商的优质美学组件在终端价格上也与主流P型组件有1.5-2.5元/W的溢价。
诚然,终端市场价格是经过从生产商-经销商-安装商的层层加价,其终端市场售价溢价并非由生产商独享。随着N型时代产品差异化的升级,制造商有望通过提升产品性能,来扩大终端市场接受能力(溢价),从而实现更优、更持续的盈利水平。
(3)SUNPOWER组件逆市涨价,高端市场供不应求。
Maxeon作为分拆自SUNPOWER的组件生产商,其IBC组件无论从价格、还是从产品性能上一直是行业的旗舰标杆。
图表11:节选自SUNPOWER年报。
从Maxeon最新披露的FY22Q4产品售价可以看到,不同于Performance Line(P型叠瓦产品、多用于地面电站)在随上游产业链变化而价格下降,IBC产品在前三季度保持0.54美元/W出厂价后,第四季度逆市调高了16%的出厂价格,达到了约0.63美元/W。
在产业链价格下行的时点逆市涨价,无疑体现了Maxeon产品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终端客户的价格承受能力,抬升了高端产品的价格上限。
2.ABC组件产品市场开拓初期的定价策略
根据产业链调研及多方信息交叉验证,当前爱旭ABC欧售出厂价在2.56元/W左右(0.35欧/W)。海外客户验证及反馈良好,价格接受度高。
作为一个全新技术种类、全新组件型号的产品,即便参数性能冠绝市场,但想要撼动SUNPOWER、REC等深耕多年的老牌厂商仍需要更多的市场培育与渠道建设。所以从定价来看,相比高端竞品3元-4元的单瓦出厂价,公司定价策略趋于合理。
3.当前较高的溢价能力能否保持?
从公司产品的报价来看,ABC组件确实相较其他N型组件有数倍的溢价空间,但市场认为高溢价可能是短期现象,随着产能的提升、硅料价格的下行,ABC组件带来的高溢价产品力势必只是昙花一现、趋于平庸。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1)产能提升后市场饱和、价格下降?
切勿低估全球市场的消化能力。相比每年新增百GW级别的全球分布式市场,高端市场产品供给相当有限,市场未饱和。从海外厂商角度,2022年SUNPOWER的IBC年出货量超过1GW;REC数GW的产能尚在建设,部分出货还依赖代工;LG更是从昔日龙头厂商直接关停了组件生产业务。国内厂商虽然把触角伸到了海外分布式市场,但是,一方面产品力较为中庸而很难撼动海外成熟产品,另一方面在出货量也较难满足分布式市场的高端需求,比如HPBC主打分布式市场但受制于效率、良率和成本问题因而产能利用率也维持在较低水。
ABC有望通过产能扩张成为海外分布式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在年度出货量尚处于5GW、10GW、乃至20GW之时,市场空间远远谈不上饱和。此外,不同于P型同质化竞争时代,海外经销商可以携单压价,在N型差异化时代中,生产商有望凭借超高的产品力和完全差异化的产品,在销售链条中掌握话语权,有利于自身保持较高盈利能力。
(2)硅料下行、下游竞争激烈、格局恶化带来盈利下滑?
市场需要深层次理解光伏产品的定价逻辑。光伏产品虽然是工业批量化产物,但其终端销售定价不同于绝大多数制造业的成本+合理利润率加成的模式。从更深层次理解光伏产品定价逻辑,才能避免陷入“价高必下跌、盈利周期性”的认知误区。
为什么硅料涨到国内大基地都开不了工还不见跌势?因为海外市场需求足够旺盛,组件厂更需要抢硅料交付海外订单,只能阶段性怠慢一下国内业主的需求。
为什么组件厂抢了那么贵的硅料还有那么不错的盈利?因为大的组件厂有一体化产能,并且海外订单价格更优、利润不菲。
为什么海外市场能够接受更高价格的组件?因为客户需求旺盛且对价格容忍度高,经销商比以往更需要加大库存储备。
为什么对于高价的组件,客户需求仍旧如此旺盛?因为组件成本占比低、而光伏经济性显著提升、早装早受益。
所以这幅景象并不奇怪——国内的制造商一边美滋滋享受着动辄20%的ROIC、国外的客户享受着20%的IRR、经销商雁过拔毛赚20%差价……Everybody wins。
究其原因,分布式光伏产品其实是附带金融属性的家电类消费品。产品的价格区间是由其金融属性决定(由IRR倒推),分布式产品的价格波动与原材料成本的关联程度不高。因此,在全球零碳进程中,只需要全球电价仍保持较高的价格中枢(系统经济性维持高位),分布式光伏产品的价格就难以出现大幅回落,硅料的下行更多只会影响集中式电站业主的采购价格预期,而对分布式C端客户几无影响。
(四)市场空间和渠道销售分析
1.分布式为海外重要装机场景,高端市场≠小众市场
与中国大基地为主、工商业为辅、户用整县推进的发展路线不同,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基于有限的土地以及更多的分布式安装资源(更多的家庭独立建筑),分布式一直是重要的安装场景。诸如瑞典、瑞士等北欧国家,其分布式占整体光伏装机的比例更可高达80%以上,价格也是较国内分布式高出数倍。
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欧洲和北美分布式市场整体渗透率尚不及10%,而南美、东南亚、非洲这些市场还在爆发前夜,市场空间大有可为。
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光伏市场分布式占比仍将维持高位。按照2023年海外230-250GW的装机潜力(考虑容配比)、以及30%的年化复合增速,若分布式可以占据40%-50%的装机比重,则对应2023年的市场空间在100-150GW,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图表12:全球新增装机预测表。
推导至2025年,乐观场景预测下,仅海外高端组件市场容量就能超过100GW,因此,高端市场并非我们下意识认为的小众市场。海外的高端市场里能容纳SUNPOWER、REC、松下、爱旭等公司同场竞技,也能为优秀的厂商提供足够诱人的大蛋糕。
更需要补充的是,ABC作为平台型技术,拥有在全场景与其他N型技术竞争的实力(双面率不会是核心短板)。正如股东大会陈董事长所言,ABC在产能提升后会面向各个场景的高端客户进行布局,而并非自我限制在分布式的家庭屋顶。而掀开屋顶的一砖一瓦后,ABC面对的是TW级别全球年装机量的广袤天空,前途无量。
2.渠道销售方面,爱旭凭借ABC超强产品力加持有望披荆斩棘。
相比ABC产品技术的朦胧,爱旭的品牌定位和渠道布局也使不少机构对其暂持观望态度。资本市场对爱旭的形象还停留在PERC电池专业化生厂商,更多业务来源于与其他组件厂的B to B销售,进而导致大家对于ABC能否建立、打通销售渠道的担忧。
其实无需过分担心,爱旭并非从零起步。
(1)爱旭原有业务渠道可以低成本复用,渠道布局已渐清晰。
图表13:爱旭既有销售渠道的全球布局。
爱旭作为历经行业数次波折后得以生存的第二大独立电池生产商,其在PERC时代就已经建立了包括生产、研发、销售、办事处的全球布局。
图表14:全球布局时间表。
时至今日,公司更是建立了明确的全球化战略渠道布局。无论是董事长年初在欧洲的数次商务洽谈,还是即将开始的爱旭数字能源全球巡演,都代表公司已经为全球渠道的铺设打下了根基、做好了准备。
(2)华为深度合作、渠道共享。
华为和爱旭数字能源深度合作,也有望将华为的海内外渠道进行共享,帮助爱旭更好拓展欧美市场合作伙伴。双方的强强联手,也可为海外当地经销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整体产品推介方案。
(3)顶尖产品力和差异化铸就更强渠道话语角色。
ABC黑洞系列作为比肩SUNPOWER的顶级分布式产品,其优秀的产品力有望加强其在渠道方面的话语权,从而更轻松地触达客户资源。
毕竟,组件的优劣决定了系统的优劣,也决定了经销商能否顺利地让客户下单购买——
其一,组件效率的提升能真正抬高整个系统功效的上限,而ABC带来的15%发电增益,在超过10元/W的海外装机场景下意味着1.5元/W的价值提升; 其二,相比逆变器等其他电子部件,光伏组件寿命长、置换成本更高,因而客户选择时对组件质量更加看重; 其三、光伏组件作为颜值担当,其美学特征也是高端产品的重要体现;
EnergySage曾对美国安装商做过调查,其中搭载SUNPOWER组件+逆变器的系统在售价上超出同类系统33.3%,这更是说明了顶尖的组件品牌能够提升系统价值,并取得显著的溢价盈利能力!
图表15:系统售价提升比例表。
三、公司未来三年业绩测算
(一)ABC产品利润预测
按照终端场景,区分国外/国内的分布式&集中式,其中暂不涉及国内集中式市场。按照当前售价水平,海外分布式市场单瓦毛利在0.7元左右;国内毛利稍低,户用别墅市场在0.55元/W左右,工商业在0.35元/W左右。根据ABC产能扩张中性推算,2023-2025年各年出货量分别为7、20、42GW。
图表16:ABC利润预测表。
(二)非ABC产品利润预测
假定PERC产线从2024年开始逐步改造升级(技术路线有待进一步明确),技改路线产品对标N型TOPCon主流产品(量产效率不低于25%+),预计技改后产品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图表17:非ABC产品利润预测表。
(三)总体公司利润表测算
图表18:总体利润测算表。
综上测算,爱旭从专业化PERC电池生产商转变为N型技术领导者后,电池+组件的产能提升以及转型并布局C端渠道销售将会带来经营利润的极大增长。在XBC技术路线上,爱旭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达到10GW出货量级的企业。2025年爱旭利润将逾百亿元,有望成为光伏行业、乃至新能源、科技行业内无可争议的龙头之一。
四、风险提示
(一)虽然光伏行业今年增长预期不错,但是板块处于下行趋势,没有行业贝塔。目前,爱旭在资本市场是瘸腿表现。爱旭作为个股在板块下行趋势中想要逆势生长,需要公司在资本市场这一端尽快调整,下足功夫。
(二)组件渠道销售门槛极高,To C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这会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对爱旭的认知和看法,并体现在股价波动上。
(三)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紧张且变幻莫测,对ABC外销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影响GDR的募集和发行工作,进而影响公司全球化布局和实际扩产进度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数字经济、大数据AI、6G卫星、数据要素、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