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收藏 · 2023年5月17日 0

海缆龙头底部机会与增速,三个预判

最近调研几家海缆龙头公司,想简单记录下观点。当下情况很简单,市场依然关注、机构不敢下手、盈利基本没问题、海外值得期待,具体调研内容比较敏感,就不做详细展开了。

但站在当前,如果真要投资海风海缆,其实更需要搞清楚3年后行业及龙头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确实不易回答,不过根据目前理解和浅见,我想稍微尝试下。

  • 预判一:三年后的海风行业会怎么样?

从“十四五”来看,2021年无疑是抢装年,2022年是交付和盈利都下滑,如果依然要完成规划目标,那2023-2025年就是确定性比较强的年份,基本上产业和市场都预测从10GW为起点,每年逐年递增。

除了出海市场担忧,去年市场对国内海风同样有质疑,大概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疫情扰动、军事影响、阳江事故、“双30”政策。

而如今,这4个方面影响基本都能消除:疫情彻底结束、军事已经缓解(军方话语权一直很大,并且比较敏感,就不多讨论了)、阳江事故已短期体现在股价、“双30”证实谣言(但更深更远本来也是发展趋势)。于是,海风板块的利空因素都在慢慢消除,剩下的就是步入正轨,踏实发展。

那么,我预判3年后即2025年,海风不仅在定性上能更为稳健和踏实,而且在量上有装机或并网就应该能有15-20GW,相比于去年肯定是飞速增长,相比于今年10GW预测也有50%-100%增幅,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25%-40%。

再往远看,有机构预测2023年能累计装机380GW(截至2022年是65GW),甚至根据工程院行业会议,全国最终会有3000GW风电空间,那这个就比较远,但总之空间肯定不小。

  • 预判二:三年后的海缆格局会怎么样?

其实之前已经有所提及,最简单的,陆缆有几千家公司,而海缆就算发展到现在,虽然大家都在说门槛低,但全球能做海缆的企业也就两只手以内。盈利这么高的环节,仍然只有这么几家能做,相信门槛肯定不会太低。

当然,二线厂商现在打法就是让利多销,竞标时候尽量压低价格。但要清楚的是,这种打法只能在中低端产品适用,而在高电压产品里是完全行不通的,一方面是二线厂商高电压基本都做不了,另一方面是经验上也不足以有竞争力。

这次有家头部电缆厂商就提到,千万别觉得下游业主会更关心价格。业主很清楚二线厂商和一线厂商的差距,所以有时候哪怕价格低也不会给订单。DF订单之前被起帆拿走,其实也是DF的产能布局问题,因为头部厂商会更愿意把产能放到高电压高毛利产品。

那么,我预判3年后,海缆格局依然是1超2强,再加上部分二线厂商瓜分些低端产品。示范性项目及深远海项目将是头部厂商的重点方向,出海大概率也是头部厂商代表国内先进水平,她们依然能保持在30%以上的毛利率,而二线厂商靠低盈利能拿到些中低端项目,盈利能力估计也是刚能温饱。

顺便聊聊为什么判断是1超2强,而不是三足鼎立。

一是业务结构。虽然三家产能都在60-70亿,但DF无疑是最纯的海缆标的,HT和ZT都有大量通信领域业务,如果去过ZT总部展览馆,会发现几乎是啥业务都能沾边。

二是硬件方面,这次调研下来DF就是最为先进的,当然有部分原因是建成时间较晚,但如果我是客户,走到DF就会让人很放心,一切都井然有序。同时,我们调研DF当天正好是遇到项目装船,而其他两家的码头则是空空如也,可能有运气成分,但从概率学来说,也证明了DF订单确实很多。

三是软件方面。又要老生常谈了,想要成为伟大企业,很多细节都是要看重的。尤其是老员工的态度,DF高管都是做了10多年,HT董秘一直在换(10年换了4任),ZT董秘和市场已经有些小误会,那就高下立判。

  • 预判三:三年后的DFDL会怎么样?

从DF2022年股东大会资料来看,今年净利润给得是12亿,当然是低于市场给得17亿、也低于内部预测得15亿。不过作为一份公开资料,我相信12亿给出来应该是有足够订单支撑的,可以当做是保底业绩(公告发出后和高管也确认过)。那么今年增速就是40%多,如果说去年基数低没有参考性,那么2021年是11.88亿,12亿也能超过了2021年业绩,要知道21年是抢装年。

但我一直认为,对于海缆及其他海风企业,预测1年业绩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原因是海风都是大项目,而项目周期都比较长,不同项目收入确认模式也不同,海外项目战线就拉得更长。也就是说,可能稍有些变化,就会影响到当年业绩,但这块业绩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出现在次年,因此对于海缆企业,看3年业绩倒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基于DF现在在手订单及各板块盈利情况,我判断DF到2025年净利润能在25亿左右,相比去年8.4亿,年复合增长率大概是45%。

当然,就像药明那样,DF有可能在2023年会是高增速,到24-25年增速慢慢下降,市场也是这么预测的。但就像刚才说的,海风企业业绩项目落地非常相关,所以后面能保持在20%-25%增速是比较靠谱的,那也就够了。

2025年25亿,对应目前估值就是13.2倍,PEG只有0.5,我觉得是非常有向上空间的,毕竟不用担心政策利空、也不用担心海外卡脖子。如果非要给个买入价,以今年为例,归母净利润给到15亿(偏保守),海风给予20倍,300亿可能就是比较舒服的位置

铁粉号盘中随时更新,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光伏反转,高纯石英砂概念除了石英股份、欧晶科技还有谁(深度分析)

光伏的暴击来了,不是超跌反弹,原因有二

硬核逻辑:数字中国纳入考核KPI,新型工业化分支2小龙(低位逻辑)

ChatGPT算力硬伤引爆CPO,CPO概念成长逻辑分析

钙钛矿赛道0~1加速开启,钙钛矿及HJT上游核心材料低位龙头(业绩反转)

美国大储毛利25%+以上,核心龙头机会分析

充电桩利空调整,分歧机会来临,低估三小龙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人工客服(haihancaijing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