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收藏 · 2025年1月26日 0

中线股池完成,最后2支(共8)

周末的消息面比较平静,最核心的只有一条:2025年我国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如果超过4就是超预期,目前的我们仍在后手蓄力中,最近我们的预期管理也愈发纯属,有点美储的风格了。

整体上周五的大跌基本在我们预期内,盘前的文章给的很清楚了,这里多说一句,我们关注的更多盘面的资金逻辑,不是单纯的情绪和技术,甚至价投的估值逻辑,都要服务于现在市场的资金逻辑,现在看起来指数还在3100+点,但如果把四大行,三桶油,以及寒武纪这些股票去掉,实际的点位在2800+点。

盘面为什么越走越分裂,你能感觉的到无形之手的控盘能力越来越强,区别只是什么时候愿意发力,所以读懂资金意图所以逆风的时候不要认为风浪越大鱼越贵,你首先要保证有鱼的时候你能活下来,从12月31日盘中提示减仓后,短线账户基本都是轻仓操作,我们开始逐步布局中线独立逻辑,截至上周五组合已经关注6支中线股池,今天继续增加最后2支,完成中线ETF类似的配置思路,静待大盘反弹。

稳健账户给大家分享下,不想吹嘘什么收益,只是分享作为中性策略的配置思路,毕竟1月1.55%的收益和最近三个月6.32%的收益并不算高,但整体中性策略上我们是以港股稳健配置+A股题材配置+A股稳健配置来构建中性策略,更适合月资金体量比较大的账户来均衡风险保证年度稳健收益,尤其是在大部分用户不做期权的时候能够对冲下跌风险,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关注盘中计划。图片图片

指数方面周五盘中明确提示调整可能,盘中也发文提示可以准备抄底,开始布局部分中线股池的仓位,目前止跌信号尚未到来,但融资盘已经开始出清,A股每一波调整,资金总会有一个理论:那就是等待融资盘、质押盘的爆仓,它们都会认为只有融资盘质押盘的爆仓之后市场反弹才会减少很大一部分抛压。

我们不去猜底,周五开始发出准备抄底的信号,是因为从资金逻辑层面的底部接近,每轮反弹跌到差不多的时候真想入场就可以分批入场了,真正出现底部的时候很可能就突然间涨起来了,到时候好票基本上是买不到的,类似去年2月和9月的行情,一次GJD主导,一次海外对冲主导,上涨都是很突然的,等上涨放缓给机会买入的时候,很容易又是对手盘思维,又被兑现,现在去年10月8号进场的资金还被挂在旗杆顶上。

图片

另外从指数核心红利层面看,除了银行之外的红利股也基本调整到位,距离完成挖坑不远了,红利决定了市场的底线,科技决定上限,底线跌无可跌,剩下的交给时间,等待扰动出清。

盘面上,周五我们继续重点提示了容量中军和中线机会,大跌都给了初步建仓的节点。

AI这边,早上发酵了几个个事情,一个是英伟达的说是连消费级的都进不来了,所以寒武纪早上猛冲了一波777.77,另外BD芯片制裁升级,GPU被限制的话我们更多的突破方法就是靠先进封装把多个芯片封存在一起实现GPU功能,利好封装,长电科技为代表又拉升一波,跟随大盘冲高回落,另外关于ZJX创砍单的小作文也在发酵,盘后机构辟谣,这也是老套路了,为短期出货找个借口,盘后再抚慰一下,老乡别走。

机器人短期催化多,特斯拉目标27年到100万台,就意味这两年要大力出奇迹,持续堆算力和数据了,盘后机构的计算器又按起来了,今天计划会重点关注,板块周五加强后跟随大盘分歧,一天完成两天的走势也是好事,后续国内的机器人应该也会跟上了,菊厂和SLS都有传闻,重点关注核心供应链的弹性标的做,这都是机构比较喜欢的叙事方式。

【总结】:

机器人,全面梳理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弹性测算,跟着机构的计算器走没毛病,重点看下弹性机会,另外针对特斯拉机器人的重点标的做个梳理,毕竟马斯克的卫星已经放出来了,相信后面还有预期差,不少标的也是菊厂机器人的供应商;图片容量高标,周五盘中提示了,容量代表市场的核心方向,主要是机器人和AI,这是年前很有可能打出机游共振的反弹机会,花花轿子人人抬,经过机构筛选的基本都是基本面尚可+小作文催化+产业链预期,我们重点关注几个核心机会5支,大市值中大阳线似乎显露出一些特别的信号,机构已经在干活了,布局今年的成长方向;

主观:指数还没跌透,但我们开始分批建仓的节奏不会变,力争到3000点时满仓,都等着20号后干活,这预期太一致了,主力抢跑的可能性很大,指数方面的信号今天再说下。

中线股池,已经发布6支,覆盖了家电、医药、有色、工程机械、农业、汽车6个板块,从逻辑上我们力图分散,选出行业中的业绩稳定、连续分红有增长反转预期,尽量在大波动中降低风险,专注反弹中的弹性收益,业绩估值和分红决定下限,今天继续新增2支,完成整体中线股池8支配置构建,分别覆盖8个方向,寻找业绩弹性;

稳健方向,这里国债的扰动比较大,说下我们对国债ETF配置的一些观点更新,另外黄金方向沪金期货接近新高,非农超预期黄金石油都是大涨说下波段思路;

反弹先锋,反弹还是重点看机器人和AI的硬逻辑+容量趋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