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专业角度聊聊新冠药物的投资中的一些逻辑。所涉及的票,主要为A股or港股能买到的。
1,新冠致死主要是重症后发生ARDS或者多器官衰竭。重症后致死亡率在40%-85%。根据所在地医疗资源听天由命。重症治疗为对症治疗,先把人救过来再说。
2,目前,针对ARDS,和多器官衰竭,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对症治疗。就是常规护理,插管通气,上各种激素药物等维持生理指标。
3, 中轻症治疗欧洲这边主要是靠自愈,退烧 + 静养,血痒下来的,去医院吸氧去。等辉瑞神药铺开后,会上辉瑞的神药降低病毒载量。
4,新冠治疗药物分中轻症用药和中重症用药,两者不可互相替代。中轻症用药主要为辉瑞神药,君实VV116,VV993,盐野义,拓新药业的阿兹夫定等病毒复制抑制剂。用来降低病毒载量,进而降低住院率,降低重症发病率。重症药物研发缓慢,目前舒泰神,开拓的普克鲁安,华东医药的OP-101在临床II/III期。重症药物是对症治疗,抗ARDS,抗炎。病毒复制抑制剂没有抗ARDS, 抗炎效果,所以,中轻症药物和重症药物不能互相替代。虽然轻症药物可以在重症时使用。中症也有25% ARDS,也需要重症药物抗ARDS.
5,国内防控政策迟早会放开,但是需要条件。条件至少是疫苗+轻中症药物们+重症药物们。形成三层防治体系,有效的大幅降低新冠致死率。目前,第一层的疫苗接种已经基本实现,第二层的药物已经上市,但是第三层的重症药物研发依然在艰难的进行着。这个环节最难,也决定了国内防控政策走向的时间节点。这才是真正的硬科技。所以,当前疫情投资应该重点关注新冠特效药,而不是疫苗。(继续纠结mRNA已无意义)
6,轻中症用药的病毒复制抑制剂,会因病毒突变失效。重症用药的免疫调节剂不会。所以,中轻症用药,要根据耐药株,不停的研发。重症用药则不必。
7,特效药的投资逻辑是国内防空政策转向。政策实质性转向后,两种新冠特效药的需求都是海量。中轻症用药口服,方便,减少住院。中重症用药是否口服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最后的保障,此时,即使药片放到病人眼前,病人也没法自己吃了,插着管呢。。。
8,海量的药物需求,需要海量的生产,利好CDMO,比如凯莱英等。今天凯莱英的跌停,有给大家伙送钱的味道。同时,药物的海量需求,也需要国产化。看好君实生物等企业。
9,药理角度看,中重症药物不应该是抗肿瘤药物(或者具有抗肿瘤功能),应该是专一的抗炎药物。ARDS后,肺上皮细胞会发生大量凋亡。因为抗肿瘤药物会抑制细胞增值,并促进凋亡,所以影响ARDS恢复。
10,新冠特效药好不好,结果出来前怎么预判?看是否急着发布临床II期,或者IIa期数据。数据好的公司会吹,不好的会寄希望于临床III期翻盘。
11,抗ARDS药物,主要皮质类固醇,表面活性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他汀类药物和β-激动剂。目前抗新冠ARDS药物(中重症药物),在IIa期取得比较好临床实验结果的是一款NAC类药物OP-101。目测下半年可能会出现NAC概念股。